author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为什么明星永远不会直接接陌生电话?为什么粉丝的礼物总是由经纪人先筛选?代理模式(Proxy Pattern)就像代码世界的「明星经纪人」,它帮你优雅地管理对象的访问权限,处理琐碎任务,甚至还能偷偷帮你「偷懒」。今天我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揭开这个设计模式的神秘面纱。
一、经纪人如何工作,代理模式就如何运行
想象一个典型场景:
- 粉丝想给明星送礼物 → 必须先通过经纪人
- 经纪人检查礼物是否安全 → 危险品直接拦截
- 符合条件的礼物 → 才会转交给明星本人
映射到代码世界中:
• Subject(抽象主题):定义明星的行为规范(如:收礼物、签合同)
• RealSubject(真实明星):真正执行核心业务的对象
• Proxy(经纪人代理):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,处理周边事务
二、代理模式的三大绝招
1. 虚拟代理:按需加载的「偷懒高手」
- 场景:加载10MB高清图时先显示缩略图 • 代码示例:
2. 保护代理:权限控制的「门神」
- 场景:Spring Security通过代理控制接口访问权限 • 效果:自动拦截未授权请求
3. 远程代理:跨网络的「传声筒」
- 场景:Dubbo等RPC框架的本地存根(Stub) • 效果:调用远程服务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简单
三、生产环境中的实战案例
案例1:Spring AOP的切面魔法
效果:无侵入式地实现日志、事务管理等横切关注点
案例2:MyBatis的延迟加载
效果:访问用户对象时不会立即查询关联订单,直到实际调用
getOrders()
方法四、什么时候该请「经纪人」?
✅ 适用场景:
• 需要控制对象访问权限时(如鉴权)
• 需要添加额外功能但不想修改原对象(如日志)
• 优化性能(如延迟加载、缓存结果)
• 调用远程服务时(如RPC调用)
❌ 不宜使用:
• 简单的对象直接调用
• 对执行速度有极致要求的场景
五、总结:优雅控制的艺术
代理模式如同一个智能过滤器,它让我们的代码:
🔸 更安全:通过访问控制保护核心对象
🔸 更高效:通过延迟加载优化资源使用
🔸 更简洁:通过代理类分离关注点
下次当你想直接访问某个对象时,不妨先问问自己:这个对象需要「经纪人」吗?或许一个优雅的代理模式实现,能让你的代码从此告别「野蛮生长」!
- 作者:Sean Liu
- 链接:http://liusx.top/article/1d1749a0-584b-8071-a4b0-fc79d371f019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相关文章